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 > 关于海大5000万拿下“无刺草鱼”技术的几个猜想

关于海大5000万拿下“无刺草鱼”技术的几个猜想

2025-07-26 07:44:23 [探索] 来源:七行俱下网

关于海大5000万拿下“无刺草鱼”技术的无刺草鱼几个猜想_南方+_南方plus

这几天有一则消息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:行业头部企业海大集团花费5000万,以独占方式使用华中农业大学的关于个猜“一种创制无肌间刺草鱼技术”,期限20年。下技想

什么是无肌间刺草鱼?肌间刺,也就是关于个猜我们常说的小刺,是下技想我们吃草鱼时卡喉咙的罪魁祸首。而这种创制技术就是无刺草鱼,找到控制草鱼肌间刺的关于个猜关键基因,将其敲除,下技想让草鱼不长小刺。无刺草鱼没有这些小刺,关于个猜以后吃草鱼就再也不用担心卡喉咙的下技想问题了。

听起来是无刺草鱼不是很高大上?

其实,这种被称为基因编辑的关于个猜制种技术,在我国已经有不少的下技想研究成果。比如早几年已经培育出了无刺的武昌鱼、鲫鱼、斑马鱼等,以及能选择性别的半滑舌鳎和罗非鱼等等。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种类甚至位居世界第一。

但是,重点来了,到目前为止,我国还没有批准上市任何基因编辑动物。所以这些基因编辑研究出来的无刺草鱼、鲫鱼等,还只能用于科研,不能端上百姓餐桌。

这就有意思了。既然无刺草鱼还不能用于生产,那么民营企业海大集团,为什么要花5000万去买这个不能产业化应用的技术?

我们不妨大胆猜想。从全球水产来看,日本、美国等国家都已经对食用的基因编辑鱼类有政策放宽,比如日本的红鲷鱼、比目鱼等,已经获得了上市批准。而在国内,去年农业农村部批准了我国首个主粮作物(矮杆玉米)的基因编辑安全证书。这些信号是否意味着,我国的基因编辑水产品也有可能走出实验室?顺着这个逻辑来看,海大的这笔5000万的交易,是否可能在提前布局前沿的育种技术?

不妨再发散一下思维。假设无刺草鱼某一天可以上市了,那么这次的交易对海大来说,又意味着什么?个人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价值。

一是瞄准消费痛点,抢占先机,重塑草鱼竞争力。草鱼一直是我国最大宗的水产养殖品种,有最广泛的消费市场,当无刺草鱼解决了其刺多食用不便的痛点,必将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接受度。

二是强化技术壁垒,打造更具优势的产业链。通过无刺草鱼技术,引入更多的基因编辑技术,比如无刺鲫鱼、鳊鱼,或者能选择性别的鱼,又或者制作能抗病、抗逆的品种,这些都会为产业竞争夺得更强大的种业话语权。

三是为参与国际竞争储备技术筹码。基因编辑技术可能成为未来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,在全球竞争格局中,拥有越成熟的育种技术,越容易取得我国的竞争优势。

看似普通的一笔交易,说不定在未来哪一天,就成为引领水产育种技术革命的第一弹,成为我国第一条走上餐桌的基因编辑鱼种……

最后做个小调查,你期待无刺草鱼上餐桌吗?欢迎评论区留言。

撰文:TUO先生

来源:南方农村报


(责任编辑:时尚)

推荐文章
热点阅读